Ctrl+K

搜尋方式

一介不苟

ㄧ ㄐㄧㄝˋ ㄅㄨˋ ㄍㄡˇ (變) ㄧˊ ㄐㄧㄝˋ ㄅㄨˋ ㄍㄡˇ

猶「一絲不苟」。見「一絲不苟」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我平生於銀錢一道,一介不苟。便是朋友有通財之誼,也須誼可通財的,纔可作將伯之呼。」02.清.陳確〈與陸冰脩書〉:「俗儒不知,以為吾學古人,當學其大者遠者,若夫一介不苟,特硜硜小節耳,不足學也。」

辨識

參考詞語:「一絲不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絲不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絲不苟」的「」有輕率、隨便的意思。所以「一絲不苟」是在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有許多和「不苟」組合而成的詞語,如:「不苟言笑」、「不苟言談」、「方正不苟」、「臨財不苟」等等,都在指對事不輕忽、不隨便。推究「不苟」一詞,早就出現在《周禮.地官.大司徒》,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崇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

書證

  1. 《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我平生於銀錢一道,一介不苟。便是朋友有通財之誼,也須誼可通財的,纔可作將伯之呼。」
  2. 清.陳確〈與陸冰脩書〉:「俗儒不知,以為吾學古人,當學其大者遠者,若夫一介不苟,特硜硜小節耳,不足學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介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