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一目五行

ㄧ ㄇㄨˋ ㄨˇ ㄏㄤˊ (變) ㄧˊ ㄇㄨˋ ㄨˇ ㄏㄤˊ

猶「一目十行」。見「一目十行」條。01.《石門文字禪.卷二.贈黃得運神童》:「君初髮齊眉,玉頰照秋光。誦詩巨萬紙,一目俱五行。」02.《元史.卷一八二.許有壬列傳》:「有壬幼穎悟,讀書一目五行,嘗閱衡州〈淨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覽背誦無遺。」

辨識

參考詞語:「一目十行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目十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般人用眼睛看書,一次只能看一行,可是卻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所以可用「一目多行」來形容閱讀速度很快。比較早的用法出自於東漢孔融〈汝穎優劣論〉。這一篇〈汝潁優劣論〉,就是當時眾多品評文章之一。孔融分別從八個方面來論證汝南人士勝於潁川人士:戴子高頡頏天子,許子伯嚎哭時事,許掾興水利助鄉里,張元伯鬼魂通靈,應世叔能同時閱讀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義兵討伐亂逆,袁著上書進諫。汝南地區這八個人的行為,在孔融看來,潁川人士都無法做到,因此寫下這篇文章,以舉證事例的方式,駁斥陳群的潁川人士優於汝南之說。原文中就見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書.簡文帝本紀》、《齊書.河南王康舒孝瑜列傳》則有讀書「十行俱下」的說法,文獻上也見有「七行俱下」、「數行並下」等用法。後來以「一目十行」最為常用,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閱讀速度的快速。

書證

  1. 《石門文字禪.卷二.贈黃得運神童》:「君初髮齊眉,玉頰照秋光。誦詩巨萬紙,一目俱五行。」
  2. 《元史.卷一八二.許有壬列傳》:「有壬幼穎悟,讀書一目五行,嘗閱衡州〈淨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覽輒背誦無遺。」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目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