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一長半短

ㄧ ㄔㄤˊ ㄅㄢˋ ㄉㄨㄢˇ (變) ㄧˋ ㄔㄤˊ ㄅㄢˋ ㄉㄨㄢˇ

猶「三長兩短」。見「三長兩短」條。01.《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和尚方纔懊悔不迭,生恐他有一長半短,不應該留他住下。」

辨識

參考詞語:「三長兩短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三長兩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長兩短」一語從「長短」一詞演變而出。「長短」一詞本來有「是非」和「意外變故」兩個意思例如:「我們不要說人長短。」指的是不要道人是非」。「登山如果不小心,萬一有什麼長短,那就不好了。」指的是「意外變故」。「長短」一詞配上「三…兩…」這種構詞法變成三長兩短」之後,仍然具有這兩種意思。例如元代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詞:「著甚來由,惹別人、三長兩短。」指的便是說長道短的意思。至於像《平妖傳》第五回說:「萬一此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然靠著太醫活命。」指的則是「意外變故」的意思了。就今日用法而言,「三長兩短」較常被用來形容「意外變故」。這個成語的語形多變,也可以作「兩短三長」、「一長半短」、「一長兩短」、「三長四短」等,用法與意義都差不多。

書證

  1. 《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和尚方纔懊悔不迭,生恐他有一長半短,不應該留他住下。」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長半短」

有提到「一長半短」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