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不學無識

ㄅㄨˋ ㄒㄩㄝˊ ㄨˊ ㄕˋ

猶「不學無術」。見「不學無術」條。01.宋.歐陽修〈論臺諫官言事未蒙聽允書〉:「使陛下不顧天災,下不恤人言,以天下之事委一不學無識、諂邪狠愎之執中甘心焉?」
02.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檄》:「世皇〈下江南檄〉,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迺心,效姦雄之曹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

辨識

參考詞語:「不學無術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學無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學無術」原作「不學亡術」,「」是「」的通假字。這句成語出自於《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霍光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大將軍,非常受到漢武帝的信任。武帝臨終時,將僅八歲的太子託給他,並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希望他能輔佐太子成為一位好皇帝。霍光受了武帝之託,盡心盡力輔佐漢昭帝,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就在霍光認為自己不負先帝之託,圓滿完成任務之時,昭帝卻在二十一歲時突然得病去逝。霍光只好再和大臣商議,立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沒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女兒嫁給宣帝為后,便設計毒死原立的皇后。後來東窗事發,霍光的妻子眼見事情即將敗露,只好將實情告訴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書證

  1. 宋.歐陽修〈論臺諫官言事未蒙聽允書〉:「使陛下上不顧天災,下不恤人言,以天下之事委一不學無識、諂邪狠愎之執中而甘心焉?」
  2.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檄》:「世皇〈下江南檄〉,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迺心,效姦雄之曹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

在其他地方搜尋「不學無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