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不見書傳

ㄅㄨˋ ㄐㄧㄢˋ ㄕㄨ ㄓㄨㄢˋ (變) ㄅㄨˊ ㄐㄧㄢˋ ㄕㄨ ㄓㄨㄢˋ

即「不見經傳」。見「不見經傳」條。01.《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有年名及受業聞見于書傳。其四十有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于左。」(源)

辨識

參考詞語:「不見經傳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見經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見經傳」原作「不見書傳」。「經傳」、「書傳」都是典籍代稱,「不見書傳」即是指從未出現文獻記載中,在《史記》裡就有這種用法。〈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眾弟子的身世,取材自古籍文獻。孔子桃李滿天下,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但並非每個都像顏回、子路、子游、子夏等那麼有名,可以在文獻裡找到相關生平資料。有不少人是不見於書傳中,生平不詳,只好將他們列在後面。後來「不見書傳」變為「不見經傳」,較早的書證如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一三.再書博古圖》:「考諸前代,叔液之名不見經傳。」意思是說:「在以往眾多典籍中,都沒出現過叔液這個名字。」後來「不見經傳」就被用來比喻沒有名氣,亦用於比喻缺乏根據,沒有來歷。如:「這種說法不見經傳,恐是作者自創的吧!」

書證

  1.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有年名及受業聞見于書傳。其四十有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于左。」(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不見書傳」

有提到「不見書傳」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