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事半功倍

ㄕ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
  1. 花費的精神、勞力少而成效大。語本《孟子.公孫丑上》。
    [例]技術純熟後,做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反]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

ㄕ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
  1. 語本《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指費力少而收效大。《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倘若我找著這個姑子,託他經手,一定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

ㄕ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

事情只用古人一半的心力,而功效加倍。形容費力少而收效大。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後用「事半功倍」比喻工作效率高。 「以解倒懸」、「事倍功半」、「飢不擇食」、「渴不擇飲」

用法

形容費力少而收效大。

用在「易見成效」的表述上。

例句

  1. 等你技術純熟後,做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2. 利用滾輪刷來上油漆,保證你會覺得事半功倍。
  3. 我利用多媒體器材來上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都市裡白天實在吵,所以我喜歡在半夜讀書,可以事半功倍。
  5. 自從使用自動化設備後,工廠裡的生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由於有位老師傅的指導,所以大家做起來,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7. 為了使用者使用時能事半功倍,我們將利用原有的辭典改編電子版辭典。

辨識

近義:一舉數得

反義:力倍功半、力倍功寡、事倍功半

參考詞語:「功倍事半、力省功倍、力半功倍、費半功倍、事半功百

典故說明

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工作效率高。

書證

  1. 《六韜.卷三.龍韜.軍勢》:「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2. 《明史.卷八七.河渠志五》:「估費二十萬金,開河二百六十里,視朱衡新河事半功倍。」
  3. 清.章學誠〈與周永清論文〉:「因天質之所良,則事半而功倍;強其力之所不能,則鮮不躓矣。」
  4. 《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倘若我找著這個姑子,託他經手,一定事半功倍。」
  5. 《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伯都訥空曠圍場二十餘萬晌,荒久壤腴,視雙城堡事半功倍。」

在其他地方搜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