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以毒攻毒

ㄧˇ ㄉㄨˊ ㄍㄨㄥ ㄉㄨˊ
  1. 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例]心腸既然如此狠毒,我們何不揭露他的惡行,來個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ㄧˇ ㄉㄨˊ ㄍㄨㄥ ㄉㄨˊ
  1. 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三俠五義》第一回:「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陳林掌刑追問?他二人做的事,如今叫一人受苦,焉有不說的道理?」

以毒攻毒

ㄧˇ ㄉㄨˊ ㄍㄨㄥ ㄉㄨˊ

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語本唐.神清《北山集.卷六.譏異說》。後亦用「以毒攻毒」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用法

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用在「以毒治病」的表述上。&用在「以暴制暴」的表述上。

例句

  1. 蠍子蜇傷後,塗上用蠍子泡的酒,就能立即止痛,這是以毒攻毒的實例
  2. 這位醫生會用一些有毒性的藥,來醫治皮膚的瘡傷,這種治療方法叫「以毒攻毒」。
  3. 要對付這批流氓,除了以毒攻毒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4. 敵人手段既然如此殘忍,我們何不來個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做法?
  5. 面對敵人的卑劣手段,我們決定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與其和敵人正面衝突,不如使他們互相內鬥,耗損戰力,這是以毒攻毒的高招。

辨識

近義: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眼還眼

反義:以直報怨以德報怨

參考詞語:「就毒攻毒

典故說明

「以毒攻毒」典源作「以毒止毒」,是中醫的一種醫療理論。很多中藥,如植物中的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動物中則有蝎子、蟾除、斑蝥等都可入藥。它們都有不同的藥效,但也有一定的毒性,因而必須採取措施以減緩其毒性。唐.神清《北山集.卷六.譏異說》中,作者認為聖人之教本來都是好的,但是因為後世許多環境和人為因素,使其內容與真道越行越遠,因此或有人會認為︰「這樣一來,非但無法使人明白真道,反而讓更多人誤入歧途,還不如不要傳講。」作者則用醫師以毒止毒為例,說明繼續傳揚聖人之學,才是止息虛妄之學的最好方法。後來「以毒攻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亦用來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書證

  1. 宋.羅泌《路史.卷五.因提紀下.有巢氏》:「而劫痼攻積,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後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2.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
  3. 《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那陳小官人害了十年癩症,請了若干名醫,用藥全無功效。今日服了毒酒,不意中,正合了以毒攻毒這句醫書,皮膚內迸出了許多惡血,毒氣洩盡,連癩瘡漸漸好了。」
  4.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六.唐宣宗》:「舍外廷而以宦官治宦官,程元振嘗誅李輔國矣……是以毒攻毒之說,前毒去而後毒更烈也。」
  5. 《紅樓夢》第四二回:「劉姥姥忙笑道:『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6. 《三俠五義》第一回:「劉后心內發焦,說:『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陳林掌刑追問。他二人做的事,如今叫一人受苦,焉有不說的道理。』」

在其他地方搜尋「以毒攻毒」

有提到「以毒攻毒」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