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何足掛齒

ㄏㄜˊ ㄗㄨˊ ㄍㄨㄚˋ ㄔˇ
  1. 掛齒,提及、談起,何足掛齒指那裡值得提起。原含有輕視的意思,今為客氣、謙虛之詞。
    [例]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何足掛齒

ㄏㄜˊ ㄗㄨˊ ㄍㄨㄚˋ ㄔˇ
  1. 值得說、不值得一提。含有輕視的意思。《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亦用作謙虛之詞。《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區區微勞,何足掛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

何足掛齒

ㄏㄜˊ ㄗㄨˊ ㄍㄨㄚˋ ㄔˇ

猶「不足掛齒」。見「不足掛齒」條。01.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一七首之一二:「某每蒙公眷念,遠致珍物,勞人重費,豈不肖所安耶?所問凌翠,至今虛位,雲乃權發遣耳。何足掛齒牙,呵呵!」02.《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

辨識

參考詞語:「不足掛齒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足掛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叔孫通本是秦二世胡亥的侍詔博士,後來歸漢,曾說服漢高祖制定禮儀,採古禮與秦儀雜用,漢朝的朝廟典禮,多由其制定。叔孫通為人機變,有人認為他猾獪卑鄙,也有人以他為識時務者。在《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陳勝起兵山東之後,消息傳到朝廷,胡亥便召集眾儒生們,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置。儒生們便據實回答,說:「人臣不准擁有兵士,現在陳勝起兵,就是謀反,其罪當誅。」胡亥聽了之後很不高興,認為這些儒生們是在指責他治國無方,才會導致陳勝叛變。叔孫通看到胡亥變了臉色,心想不妙,便趕緊上前說道:「你們都說錯了。今日天下已經統一,且皇帝英明,領導有方,讓人人團結一心,怎麼有人膽敢造反呢?陳勝他們只是一群強盜流氓罷了,各地郡守正在追捕他們,抓到之後就依法論罪,不值得把他們放在嘴裡來討論啊!」胡亥聽了叔孫通的話以後十分高興,便厚賞叔孫通。後來《史記》原文之「何足置之齒牙閒」演變成「不足掛齒」這句成語,指人或事物輕微,不值得一提。

書證

  1. 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一七首之一二:「某每蒙公眷念,遠致珍物,勞人重費,豈不肖所安耶?所問凌翠,至今虛位,雲乃權發遣耳。何足掛齒牙,呵呵!」
  2.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

在其他地方搜尋「何足掛齒」

有提到「何足掛齒」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