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信誓旦旦

ㄒㄧㄣˋ ㄕˋ ㄉㄢˋ ㄉㄢˋ
  1. 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
    [例]儘管他信誓旦旦的說要改去所有惡習,但終究無法挽回她的心。

信誓旦旦

ㄒㄧㄣˋ ㄕˋ ㄉㄢˋ ㄉㄢˋ
  1. 旦旦,誠懇的樣子。信誓旦旦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靠。《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漢.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也作「旦旦信誓」。

信誓旦旦

ㄒㄧㄣˋ ㄕˋ ㄉㄢˋ ㄉㄢˋ

旦旦,誠懇的樣子。「信誓旦旦」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語出《詩經.衛風.氓》。

用法

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

用在「誓言信諾」的表述上。

例句

  1. 許多人婚前信誓旦旦,不到一年就化為幻影了。
  2. 昔日他甜言蜜語,信誓旦旦,婚後不久,卻變了心。
  3. 警察局長信誓旦旦地表示絕不袒護部屬,一切秉公處理。
  4. 他們曾經信誓旦旦,海誓山盟,如今竟到了要分手的地步。
  5. 儘管他信誓旦旦地說要改掉所有惡習,但終究無法挽回她的心。
  6. 姊姊一心一意想出國深造,信誓旦旦地向爸媽保證會通過托福考試。
  7. 選舉期間,候選人們都信誓旦旦地向選民保證,當選後一定實現競選諾言。

辨識

近義:山盟海誓指天誓日

反義:自食其言

參考詞語:「旦旦信誓

典故說明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扣除六篇有目無辭者,共三百零五篇,其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是當時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匯整。《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衛風」即為古衛國的歌謠,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氓〉為棄婦自訴怨傷之詩。在詩中女性自訴:他們本是結髮夫妻,新婚之時,談笑何等歡樂,而廝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誠懇,如今丈夫居然不念舊情,狠心將自己拋棄。既然丈夫完全不念舊情,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後來「信誓旦旦」被用來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

書證

  1. 《詩經.衛風.氓》:「緫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源)
  2. 《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國風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 漢.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4. 清.朱彝尊〈宋烈女行〉:「村民蘭州廝,大義結夫婦,忽登泰山籙,人壽不得久,女方曬穀,聞之聲悲哀,長跪告父母︰『兒當從黃泉下,信誓旦旦不可乖。』」

在其他地方搜尋「信誓旦旦」

有提到「信誓旦旦」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