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偷世竊名

ㄊㄡ ㄕˋ ㄑㄧㄝˋ ㄇㄧㄥˊ
  1. 形容欺騙世人,盜取名譽。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今多務交遊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取濟渡。」也作「盜名欺世」。

偷世竊名

ㄊㄡ ㄕˋ ㄑㄧㄝˋ ㄇㄧㄥˊ

猶「欺世盜名」。見「欺世盜名」條。01.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今多務交遊,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取濟渡。」

辨識

參考詞語:「欺世盜名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欺世盜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欺世盜名」係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韓非子.詭使》。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書證

  1.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今多務交遊,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取濟渡。」

在其他地方搜尋「偷世竊名」

有提到「偷世竊名」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