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刎頸交

ㄨㄣˇ ㄐㄧㄥˇ ㄐㄧㄠ
  1. 以性命相許的朋友。參見刎頸之交」條。《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元.白樸〈沉醉東風.黃蘆岸〉曲:「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刎頸交

ㄨㄣˇ ㄐㄧㄥˇ ㄐㄧㄠ

猶「刎頸之交」。見「刎頸之交」條。01.《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02.元.白樸〈沉醉東風.黃蘆岸〉曲:「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辨識

參考詞語:「刎頸之交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刎頸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國時代,趙國有藺相如和廉頗兩個賢臣。藺相如因為在與秦國的兩次外交攻防戰中,憑藉著勇氣機智使趙國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升任為上卿,朝廷朝會時的位置還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因而十分不滿。他認為自己一直以來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屢建功,而藺相如只不過是逞逞口舌之能,便從一個出身卑賤的門客高升至上卿,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廉頗於是宣稱: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便刻意迴避廉頗,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席朝會。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結果,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紛紛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書證

  1.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2. 元.白樸〈沉醉東風.黃蘆岸〉曲:「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在其他地方搜尋「刎頸交」

有提到「刎頸交」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