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利以昏智

ㄌㄧˋ ㄧˇ ㄏㄨㄣ ㄓˋ

即「利令智昏」。見「利令智昏」條。01.《北史.卷五四.孫騰等列傳》:「論曰:『……鄙語曰:「利以昏智。」況定遠非智者乎?』」

辨識

參考詞語:「利令智昏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利令智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占領韓的野王,阻絕了上黨通往韓首都的道路,上黨守吏馮亭和人民商量,決定歸附趙。得到消息的趙平原君,認為平白獲得一郡沒什麼不好,於是趙接收上黨成為屬地。但這一來激怒了秦,轉而攻打趙。秦將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阬殺趙投降士卒四十餘萬,國都邯鄲幾乎不保。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書證

  1. 《北史.卷五四.孫騰等列傳》:「論曰:『……鄙語曰:「利以昏智。」況定遠非智者乎?』」

在其他地方搜尋「利以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