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動輒見咎

ㄉㄨㄥˋ ㄓㄜˊ ㄐㄧㄢˋ ㄐㄧㄡˋ

猶「動輒得咎」。見「動輒得咎」條。01.明.卓發之〈與丁叔潛水部書〉其二:「而性與物忤,動輒見咎,鉛刀真不能一割,老驥真不堪駑馬也。」

辨識

參考詞語:「動輒得咎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動輒得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犯怒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以抒己憤。該文採問答方式,以國子先生喻己,假托學生之言,抒發自己才高卻不受重用的不滿,卻說自己不過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閒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就是學生描述國子先生(韓愈)在官場上的處境艱難,一有舉動就會遭受責罰,進退兩難,而屢遭貶謫。後來「動輒得咎」就被用來形容人處境困難,極易受到責難

書證

  1. 明.卓發之〈與丁叔潛水部書〉其二:「而性與物忤,動輒見咎,鉛刀真不能一割,老驥真不堪先駑馬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動輒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