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各有千古

ㄍㄜˋ ㄧㄡˇ ㄑㄧㄢ ㄍㄨˇ

猶「各有千秋」。見「各有千秋」條。01.清.楊倫〈武昌喜晤徐民部惕菴表兄賦贈長句〉詩:「鐘鼎山林未可期,人生須各有千古。秋風蕭蕭黃鶴樓,要君同登最上頭。」

辨識

參考詞語:「各有千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各有千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翼為清中葉時期的著名詩人,生於雍正,卒於嘉慶年間,享有八十八歲的高齡,著作不下千卷。乾嘉詩壇中,主要有「性靈」、「格調」、「肌理」等三個詩派,趙翼為「性靈」派的一員大將,崇尚性情自然流露,在隨意間揮灑表達出詩的意味。其詩作掙脫了貫有的規律,把詩歌創作引入普遍的平民階層,在當時及後世都備受推崇。壯年時,趙翼即因輕微中風而絕意仕進,歸隱田園,晚年時更處於半瞎、半聾、半啞的狀態,〈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即其晚年詩作,從詩名可知此詩所記為趙翼與吳穀人、洪亮吉(稚存)、趙懷玉(味辛)相聚共飲之事。當時他應已是七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使他不由得生出人事更迭的感歎。詩中所提「袁、蔣、王、錢」指的是袁枚、蔣士銓、王鳴盛、錢大昕,這四位都是與趙翼同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文壇亦享有盛名,袁、蔣二人更與趙翼同為「性靈」派詩人。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的顯赫,多麼的意氣風發,畢竟已是時過境遷,終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書證

  1. 清.楊倫〈武昌喜晤徐民部惕菴表兄賦贈長句〉詩:「鐘鼎山林未可期,人生須各有千古。秋風蕭蕭黃鶴樓,要君同登最上頭。」

在其他地方搜尋「各有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