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名韁利鎖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1. 功名利祿如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
    [例]人一旦逃不出名韁利鎖,往往失卻真性情。

名韁利鎖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1. 羈縛於名利場中。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明.賈仲名《昇仙夢》第一折:「斷絕上利鎖名韁,逼綽了酒色財氣。」也作「名韁利索」、「利韁名鎖」、「利鎖名韁」、「利鎖名牽」。

名韁利鎖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功名的韁繩和利祿的鎖鏈。比喻人受名利羈絆而不得自由。語本《漢書.卷一○○.敘傳上》。

用法

比喻人受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用在「名利牽絆」的表述上。

例句

  1. 人若能擺脫名韁利鎖的桎梏,就少了許多煩惱。
  2. 他一生不被名韁利鎖牽絆,因此天天過著自由自在、與世無爭的生活。
  3. 他早已厭倦羈絆他的名韁利鎖,一旦功成身退便到鄉下過隱居的生活。
  4. 住在擁擠的都市裡,人們成天被名韁利鎖纏身,哪有什麼人生樂趣可言呢?
  5. 在這山中小屋過了一年快樂逍遙的生活,他終於完全掙脫名韁利鎖的束縛,身心得到完全的解放。

辨識

參考詞語:「利韁名鎖、利鎖名韁、利鞅名韁、利名韁鎖、名韁利索、利鎖名牽、名繮利索

典故說明

」是功名。「」是利祿。「」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釣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書證

  1. 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2. 宋.張孝祥〈柳梢青.碧雲風月無多〉詞:「碧雲風月無多,莫被名韁利鎖。」
  3.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事冗也辭身湧脫,今日箇慌頓斷名韁利鎖。」
  4. 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齣:「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名韁利鎖不能逃,這塵緣怎消?」
  5.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行樂》:「況此百年以內,有無數憂愁困苦、疾病顛連、名韁利鎖、驚風駭浪阻人燕遊。」

在其他地方搜尋「名韁利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