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吹波助瀾

ㄔㄨㄟ ㄅㄛ ㄓㄨˋ ㄌㄢˊ

猶「推波助瀾」。見「推波助瀾」條。

辨識

參考詞語:「推波助瀾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推波助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原作「吹波助瀾」。南朝宋詩人鮑照,文詞贍逸,詞采華麗,文章中常表現出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觀漏賦〉,是他看到計時的刻漏,一時興起的感嘆之作。其中「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四句的大意是:時間的消逝就像激射而出的箭一樣快,而人事轉變比滾動的丸珠還迅速。如同河流的源頭不會阻塞,又因為風吹的關係,掀起更大的波浪。後來「推波助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推動鼓勵;亦用於比喻從旁鼓動,使事態擴大。

書證

  1. 南朝宋.鮑照〈觀漏賦〉:「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源)
  2. 清.黃宗羲〈外舅廣西按察使六桐葉公改葬墓志銘〉:「東浙宗風之盛,海門導其源,公吹波助瀾,不遺餘力。」

在其他地方搜尋「吹波助瀾」

有提到「吹波助瀾」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