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問道於盲

ㄨㄣˋ ㄉㄠˋ ㄩˊ ㄇㄤˊ
  1. 向盲人問路。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求教於愚人,是問道於盲。」《儒林外史》第八回:「但只問著晚生,便是問道於盲了。」也作「求道於盲」。

問道於盲

ㄨㄣˋ ㄉㄠˋ ㄩˊ ㄇㄤˊ

向盲人問路。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語本唐.韓愈〈答陳生書〉。 借聽於聾

用法

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

用在「問錯對象」的表述上。

例句

  1. 我看他對藝術是完全外行,你就別再問道於盲了。
  2. 她對寶石一點都不懂,找她鑑賞鑽石,簡直是問道於盲。
  3. 你拿哲學問題來問我,簡直是問道於盲,還是問問別人吧!
  4. 他又不學宗教史,你向他問這座古寺的歷史,那真是問道於盲了。
  5. 她對電腦一竅不通,你要問她電腦程式的問題,豈不是問道於盲?

辨識

近義:借聽於聾

參考詞語:「求道於盲

盲,音ㄇㄤˊ。盲人。不可寫作「肓」。

典故說明

「問道於盲」典源作「求道於盲」。唐朝韓愈〈答陳生書〉談及陳生向他求教,他說如果陳生急於求成,就應該去找那些有名有地位的大人物,來找他,就有如向瞎子問路一樣,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求道於盲」是韓愈自謙的話,以盲比喻自己無知。後來「問道於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出現「問道於盲」的書證如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是以二十年間,紛紛獻策以勞聖慮,而卒無一成,雖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東之勢者也,而書生便以為長淮不易守者,是亦問道於盲之類耳。」

書證

  1. 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是以二十年間,紛紛獻策以勞聖慮,而卒無一成,雖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東之勢者也,而書生便以為長淮不易守者,是亦問道於盲之類耳。」
  2.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比往來南北,頗承友朋,推一日之長,問道於盲。竊歎夫百餘年以來之為學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3. 《儒林外史》第八回:「至於處處利藪也絕不耐煩去搜剔他;或者有,也不可知!但只問著晚生,便是『問道於盲。』了」
  4. 《鏡花緣》第二二回:「學生跟著讀道:『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唐敖忖道:『難道他們講究反切麼?』林之洋道:『你們聽聽:只怕又是「問道於盲」來了。』」

在其他地方搜尋「問道於盲」

有提到「問道於盲」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