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囊空羞澀

ㄋㄤˊ ㄎㄨㄥ ㄒㄧㄡ ㄙㄜˋ

猶「阮囊羞澀」。見「阮囊羞澀」條。01.清.黃景仁〈典衣行〉:「征裘溼盡不復煖,兩腳如絲那能斷?囊空羞澀對客燈,老僕助我發長歎。」

辨識

參考詞語:「阮囊羞澀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阮囊羞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有個叫阮孚的人,他父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他雖有才學,但性情放蕩,經常蓬頭亂髮、衣衫不整,每天飲酒作樂,到處遊山玩水,過著貧窮但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到會稽山一帶遊玩,身上背著一個黑色袋子,有人問他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他說:「我袋裡什麼都沒有,只裝了一文錢,以免空空的太難為情。」到了唐代,詩人杜甫在〈空囊〉詩中寫到:「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就是用阮孚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窮困的生活。後來「阮囊羞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錢財窘乏,經濟困難。

書證

  1. 清.黃景仁〈典衣行〉:「征裘溼盡不復煖,兩腳如絲那能斷?囊空羞澀對客燈,老僕助我發長歎。」

在其他地方搜尋「囊空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