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報怨以德

ㄅㄠˋ ㄩㄢˋ ㄧˇ ㄉㄜˊ

即「以德報怨」。見「以德報怨」條。01.《老子》第六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辨識

參考詞語:「以德報怨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以德報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一書是由孔門弟子記錄而成,內容是孔子自述或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間相互問答的話。〈憲問〉篇中有一段論述謝恩報怨的方法。有人問孔子:用恩惠來回仇恨,你覺得怎麼樣?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來回報仇恨,那用什麼來回報對我們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對待仇人,除非別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樣的用恩惠回報他。此外,在《禮記表記》中也記載了孔子曾經說過的話:「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及「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這些話也是在討論謝恩報怨的方法。「以德報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

書證

  1. 《老子》第六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在其他地方搜尋「報怨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