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塞源端本

ㄙㄜˋ ㄩㄢˊ ㄉㄨㄢ ㄅㄣˇ

猶「正本清源」。見「正本清源」條。01.唐.楊夔〈原晉亂說〉:「西晉之亂,百代所悲,移都江左,是塞源端本之日也。」

辨識

參考詞語:「正本清源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漢代的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的〈刑法志〉中討論國家的刑法制度,認為當時的法律有許多不合宜的地方,處刑的輕重常拿捏不當,重者太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盜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書證

  1. 唐.楊夔〈原晉亂說〉:「西晉之亂,百代所悲,移都江左,是塞源端本之日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塞源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