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天香國色

ㄊㄧㄢ ㄒㄧㄤ ㄍㄨㄛˊ ㄙㄜˋ
  1. 稱譽牡丹,後用以比喻美女。明.鄭若庸《玉玦記》第六齣:「他有個親生女兒,叫做娟奴,見在南瓦子住,果是天香國色。」也作「國色天香」。

天香國色

ㄊㄧㄢ ㄒㄧㄤ ㄍㄨㄛˊ ㄙㄜˋ

即「國色天香」。見「國色天香」條。01.宋.晁補之〈次韻李秬賞花〉詩:「天香國色競新奇,初過清明未覺稀。」
02.《再生緣》第二一回:「起來緩緩辭金殿,分明是,一朵天香國色花。」

辨識

參考詞語:「國色天香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書證

  1. 宋.晁補之〈次韻李秬賞花〉詩:「天香國色競新奇,初過清明未覺稀。」
  2. 《再生緣》第二一回:「起來緩緩辭金殿,分明是,一朵天香國色花。」

在其他地方搜尋「天香國色」

有提到「天香國色」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