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如之奈何

ㄖㄨˊ ㄓ ㄋㄞˋ ㄏㄜˊ
  1. 怎麼辦、如何是好。《水滸傳》第四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但你已許人,我已聘婦,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ㄖㄨˊ ㄓ ㄋㄞˋ ㄏㄜˊ

如此當如何?見「無可奈何」條。01.唐.顧非熊《妙女傳》:「言久在世間戀慕娘子,不忍捨去,如此數日涕泣,又言不合與世人往來,汝意須住,如之奈何!」02.《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此事我已千思萬想,但你已許人,我已聘婦,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

辨識

參考詞語:「無可奈何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可奈何」這句成語指的是毫無辦法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於《戰國策.燕策三》。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燕國是一個地處東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秦王懸賞千金要他的腦袋。太子丹聽了說:「樊將軍是來投靠我的,我怎能為了自己而殺了他?請你再想別的方法。」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就私下去見樊於期,告訴他這個想法。樊於期聽了後,馬上拔出利劍當場自殺。太子丹聽說這件事,趕去阻止卻已經晚了一步,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失聲。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只有將樊於期的頭放在盒子裡封起來,交給荊軻,讓他帶去秦國求見秦王。後來「無可奈何」就用來指毫無辦法或沒辦法可想的意思。

書證

  1. 唐.顧非熊《妙女傳》:「言久在世間,戀慕娘子,不忍捨去,如此數日涕泣,又言不合與世人往來,汝意須住,如之奈何!」
  2. 《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此事我已千思萬想,但你已許人,我已聘婦,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

在其他地方搜尋「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