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如魚似水

ㄖㄨˊ ㄩˊ ㄙˋ ㄕㄨㄟˇ
  1. 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環境。《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且說朱源自娶了瑞虹,彼此相敬相愛,如魚似水。」《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兩口兒如魚似水,你敬我愛,並無半句言語。」也作「如魚得水」、「猶魚得水」。

如魚似水

ㄖㄨˊ ㄩˊ ㄙˋ ㄕㄨㄟˇ

猶「如魚得水」。見「如魚得水」(二)。

辨識

參考詞語:「如魚得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如魚得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魚得水」是一句來自於生活體驗的成語。魚是無法離開水生活的,所以將魚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這句成語可以用作許多比喻例如用魚於水中之姿來比喻用筆之法的靈活,秦代李斯〈用筆法〉就有「如游魚得水」的說法。這可能是文獻上較早出現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常指的是男女情愛之事。

書證

  1.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五三齣》:「從今兩情如魚似水。日前那怨語,如今盡撇在東流水。」
  2. 《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且說朱源自娶了瑞虹,彼此相敬相愛,如魚似水。」

在其他地方搜尋「如魚似水」

有提到「如魚似水」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