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小試割雞

ㄒㄧㄠˇ ㄕˋ ㄍㄜ ㄐㄧ

猶「牛刀小試」。見「牛刀小試」條。01.明.海瑞〈復王七峰瓊山知縣書〉:「執事滿懷經濟,小試割雞,顧此僻邑,何幸!何幸!」

辨識

參考詞語:「牛刀小試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牛刀小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牛刀」是指宰牛用的大刀,語出《論語.陽貨》。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的武城當官,以禮樂教化百姓,因此城內一片祥和。有次孔子來到武城,看到學生子游的政績斐然,便笑道:「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治理武城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靠禮樂教化這樣大費周章嗎?子游聽了便回答說:「我從前聽老師說:『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懂得愛護百姓;在下位的人學了禮樂,便容易聽從治理。』」孔子聽了子游的話,就說:「弟子們!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剛說的只是開玩笑罷了!」後來「牛刀」便被用來比喻人富有大材。北宋時,蘇軾的好友歐陽修之孫歐陽憲要去韋城赴任主簿一職,「主簿」是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的地方小官,而韋城也只是一個小地方。蘇軾認為,以歐陽憲的才學卻屈就於這樣的職位實在大材小用,便寫了一首詩送他,詩中有「讀遍牙籤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句,便是說歐陽憲學識淵博,卻只能在這小地方試身手。後來「牛刀小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有大才能,在小事上施展。

書證

  1. 明.海瑞〈復王七峰瓊山知縣書〉:「執事滿懷經濟,小試割雞,顧此僻邑,何幸!何幸!」

在其他地方搜尋「小試割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