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屋下作屋

ㄨ ㄒㄧㄚˋ ㄗㄨㄛˋ ㄨ

即「屋下架屋」。見「屋下架屋」條。01.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上.釋俗》:「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後可以傳不朽;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僕。古人譏屋下作屋,信然!」

辨識

參考詞語:「屋下架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屋下架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屋下架屋」是南北朝、隋唐時習慣用語,比喻重複模仿,無所創新。據南朝梁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載,庾闡作的〈揚都賦〉完成後呈給庾亮看,庾亮抱著同是同宗族人的心態大力推薦,說〈揚都賦〉足以和〈二京賦〉、〈三都賦〉並列比美。一時之間,人人競相抄寫,紙價因此大漲。謝安對此批評說:「此是屋下架屋耳」,意思指庾闡的〈揚都賦〉只是重複模仿別人的作品,沒有創新,了無新意。後來「屋下架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重複模仿,無所創新。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斅,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意指從魏、晉以來,人們寫就的各家言論,往往事物或事情的道理重複,彼此相互模仿,就像在房屋之下架設房屋,床上加床,重複而累贅。

書證

  1.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上.釋俗》:「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後可以傳不朽;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僕。古人譏屋下作屋,信然!」

在其他地方搜尋「屋下作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