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巧奪造化

ㄑㄧㄠˇ ㄉㄨㄛˊ ㄗㄠˋ ㄏㄨㄚˋ

猶「巧奪天工」。見「巧奪天工」條。01.晉.郭璞《葬書.外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闕,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巧奪造化。」(源)02.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詩:「子誠丹青妙,巧奪造化深,妍媸必盡得,幻妄恐交侵。」

辨識

參考詞語:「巧奪天工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巧奪天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巧奪天工」原作「巧奪造化」。「」,超越。指雖是人工製造,但是精巧勝過天然。郭璞,字景純,東晉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堪輿學鼻祖。漢末佛道並起,生死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郭璞的《葬書》,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孕育而出。《葬書》內容是談論葬事的宜忌,在〈外篇〉提到,風水師選擇安葬地點時,如果眼光好,加上工具測量的才能,就能避開不好的地方,讓墓地趨於完美。選擇墓地的方法,是非常微妙的,要能通陰陽之理,觸類旁通。一個心目靈巧,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更能使一塊好的墓地「巧奪造化」,勝過天然。「造化之工」即為「天工」,所以後來「巧奪天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技藝巧妙。元朝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有「人間巧藝奪天工,鍊藥燃燈清晝同。」句,也是形容製作煙火的技術高超精密,煙火雖是人工製作,但卻勝過天然,十分美麗巧妙。

書證

  1. 晉.郭璞《葬書.外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闕,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巧奪造化。」(源)
  2. 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詩:「子誠丹青妙,巧奪造化深,妍媸必盡得,幻妄恐交侵。」

在其他地方搜尋「巧奪造化」

有提到「巧奪造化」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