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從容自若

ㄘㄨㄥ ㄖㄨㄥˊ ㄗˋ ㄖㄨㄛˋ
  1. 沉著鎮定,不動聲色。《舊唐書.卷五七.劉文靜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從容自若

ㄘㄨㄥ ㄖㄨㄥˊ ㄗˋ ㄖㄨㄛˋ

即「從容不迫」。見「從容不迫」條。01.《舊唐書.卷五七.劉文靜列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02.《太平廣記.卷一七四.盧莊道》「令丞等憂懼,屢以為言,莊道從容自若。」

辨識

參考詞語:「從容不迫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從容不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到有一天莊子和惠子來到水邊遊覽。莊子看到了水中的魚在那兒游來游去,不由得說:「鯈魚出游從容,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在旁很不以為然,就說了:「你又不是魚,你怎會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也不服輸,就頂了回去:「你也不是我莊子,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於是一場舉世聞名的「莊惠之辯」由此展開。在這故事中,莊子所說的「鯈魚出游從容」的「從容」就是悠閒自得的意思,也就是「不迫」、不緊張、不慌忙的意思。後來把「從容」和「不迫」結合起來,就成了「從容不迫」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沉著鎮定不慌張。

書證

  1. 《舊唐書.卷五七.劉文靜列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2. 《太平廣記.卷一七四.盧莊道》「令丞等憂懼,屢以為言,莊道從容自若。」

在其他地方搜尋「從容自若」

有提到「從容自若」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