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心驚膽懾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ㄜˊ
  1. 形容內心驚畏害怕。《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遣懷中履孝,道廣德新,令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一○齣:「一聲樹拉,一聲樹拉,不覺心驚膽懾。」也作「心驚膽怕」、「心驚膽落」、「心驚膽寒」、「心驚膽喪」。

心驚膽懾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ㄜˊ

猶「心驚膽戰」。見「心驚膽戰」條。01.《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遣懷中履孝,道廣德新,令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02.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一○齣:「一聲樹拉,一聲樹拉,不覺心驚膽懾。」

辨識

參考詞語:「心驚膽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希望世尊能夠改派別人去。」原文的「膽戰心驚」就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後來「心驚膽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如《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

書證

  1.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遣懷中履孝,道廣德新,令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
  2. 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一○齣:「一聲樹拉,一聲樹拉,不覺心驚膽懾。」

在其他地方搜尋「心驚膽懾」

有提到「心驚膽懾」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