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披荊斬棘

ㄆㄧ ㄐㄧㄥ ㄓㄢˇ ㄐㄧˊ
  1. 比喻克服種種困難。
    [例]他白手起家,多年來在商場上披荊斬棘,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

披荊斬棘

ㄆㄧ ㄐㄧㄥ ㄓㄢˇ ㄐㄧˊ
  1. 荊、棘,二種多刺的草木。披荊斬棘比喻克服種種困難。如:「他披荊斬棘,辛苦奮鬥,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也作「披荊帶棘」。

披荊斬棘

ㄆㄧ ㄐㄧㄥ ㄓㄢˇ ㄐㄧˊ

披,割斷;荊棘,泛指野生多芒刺的灌木。「披荊斬棘」指割斷、斬除荊棘。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語本《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 乘風破浪

用法

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用在「排除險阻」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當年披荊斬棘的功勞,澤及後代子孫,永垂不朽。
  2. 如果沒有祖先的披荊斬棘,我們如何能有今日安定的生活?
  3. 我們的先民披荊斬棘,胼手胝足,終於開闢了臺灣這片樂土
  4. 十年前他隻身前來東部,一路披荊斬棘,如今終於苦盡甘來,事業有成。
  5. 他憑著雙手披荊斬棘,居然也能開拓出偌大一片果園,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辨識

近義:乘風破浪篳路藍縷

反義:畏縮不前裹足不前

參考詞語:「披荊棘

典故說明

「披荊斬棘」原作「披荊棘」。根據《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的記載,西漢末年,有個名叫馮異的人,他原本是王莽的屬下幫助王莽對抗光武帝劉秀的軍隊。但是後來有一天他被劉秀俘虜了,劉秀仍以禮相待,令他十分感動,便與同僚一起投誠,轉而為劉秀效命。馮異不但鞠躬盡瘁,為光武帝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幫助他平定天下,還非常貼心,在打仗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此從掌管文書的小官一路升為將軍,又被封為陽夏侯。光武帝有一次向群臣介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書證

  1. 清.呂留良〈賈誼論〉:「文帝之時,其左右朝廷、決天下之大計者,皆與高祖披荊斬棘,共起山澤者也。」
  2. 清.藍鼎元〈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門收復安平露布〉:「我皇神武,遠邁軒、虞,日月照臨,遐荒暨訖。既已披荊斬棘,消魑魅而入版圖,亦且教稼明倫,化蒼黔而躋文物。」
  3. 《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昔泰伯讓國,尚少披荊斬棘之奇勳;周公滅親,究非離裡屬毛之繼體。」

在其他地方搜尋「披荊斬棘」

有提到「披荊斬棘」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