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拾人牙後

ㄕˊ ㄖㄣˊ ㄧㄚˊ ㄏㄡˋ

即「拾人牙慧」。見「拾人牙慧」條。01.清.黃虞龍〈與廖傅生書〉:「古能詩者未必能文,能賦者未必能詩。今則白丁黃口,拾人牙後,自命兼才。」
02.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詩家之能新,正在此耳。若反以新為嫌,是必拾人牙後,人云亦云。」

辨識

參考詞語:「拾人牙慧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主張

書證

  1. 清.黃虞龍〈與廖傅生書〉:「古能詩者未必能文,能賦者未必能詩。今則白丁黃口,拾人牙後,自命兼才。」
  2.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詩家之能新,正在此耳。若反以新為嫌,是必拾人牙後,人云亦云。」

在其他地方搜尋「拾人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