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捉襟露肘

ㄓㄨㄛ ㄐㄧㄣ ㄌㄨˋ ㄓㄡˇ

猶「捉襟見肘」。見「捉襟見肘」條。01.清.薛雪《一瓢詩話》:「分題拈韻,詩家之厄也。題與詩必須相配,纔有好詩。看此題宜作何體,然後據體搆思,庶幾當行。一遭牽合,未免捉襟露肘。」

辨識

參考詞語:「捉襟見肘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捉襟見肘」的意思是說人所穿的衣服完全破爛,才抓住衣襟免於露胸,又露出了手肘。《莊子.讓王》篇載:曾子在衛國的時候,十年都沒有添製新衣,要把帽子戴正,帽帶就斷了;抓住衣襟,手肘又露了出來;穿上鞋子,腳後跟又鑽了出來;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後來「捉襟見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衣衫破敗,生活困窘,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書證

  1. 清.薛雪《一瓢詩話》:「分題拈韻,詩家之厄也。題與詩必須相配,纔有好詩。看此題宜作何體,然後據體搆思,庶幾當行。一遭牽合,未免捉襟露肘。」

在其他地方搜尋「捉襟露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