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推己及人

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ㄖㄣˊ
  1. 由自己推想到別人。指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例]你不喜歡別人將垃圾倒在你家門口,就不要把垃圾丟在別人家門前,這便是推己及人的道理。

推己及人

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ㄖㄣˊ
  1.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宋.朱熹〈與范直閣〉:「學者之于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清.張惠言〈承拙齋家傳〉:「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圓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

推己及人

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ㄖㄣˊ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語出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

用法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用在「體諒他人」的表述上。

例句

  1. 她這種推己及人的行為應該給予嘉許。
  2. 請大家推己及人,共同來維護社區環境衛生
  3. 請你推己及人,別再提他考試失敗的難過事了。
  4. 你如果不能推己及人,凡事只為自己設想,那就太自私了!
  5. 他要是能推己及人,多替朋友想一想,這場誤會也就不會發生了。
  6. 兄弟間要推己及人的為對方著想,照顧父母親的責任大家分擔一下。

辨識

近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

參考詞語:「推己況人

典故說明

在《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說,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而在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中,則更進一步將孔子的思想擴大,認為不但要「己所不欲,無施于人」,更要「推己所欲,以及天下」。也就是說,將自己所願意的事情,施行在其他人的身上,做到「推己以及人」。因此,自己孝順父母,也要讓別人孝順父母;自己家庭和樂,也讓其他人的家庭和樂;自己不願遭受飢寒,也幫助別人不會遭受飢寒。唯有當一個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才能做到「推己以及人」,達成真正的仁恕之道。後來「推己及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書證

  1. 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無施于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源)
  2.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一三章》:「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
  3. 宋.朱熹〈與范直閣書〉:「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其未能誠一於天,安得與聖人之忠恕者同日而語也。」
  4. 明.海瑞《海瑞集.上編.淳安縣時期.興革條例》:「不知講信修睦,不能推己及人,此訟之所以日繁而莫可止也。」
  5. 清.張惠言〈承拙齋家傳〉:「先生以致知格物為基阯,以身體力行為堂奧,以忝忿窒欲為牆垣,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園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入而自得焉。」

在其他地方搜尋「推己及人」

有提到「推己及人」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