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搖搖欲墜

ㄧㄠˊ ㄧㄠˊ ㄩˋ ㄓㄨㄟˋ
  1. 形容形勢或地位不穩。
    [例]清末民主浪潮洶湧,革命志士四起,致使君主專制政體搖搖欲墜。

[反]穩如泰山

搖搖欲墜

ㄧㄠˊ ㄧㄠˊ ㄩˋ ㄓㄨㄟˋ
  1. 搖搖晃晃得快要倒下來。形容岌岌可危,甚不穩固。《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搖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或比喻地位不穩,就要垮臺。如:「因內戰迭起,致使政局搖搖欲墜。」

搖搖欲墜

ㄧㄠˊ ㄧㄠˊ ㄩˋ ㄓㄨㄟˋ

搖搖晃晃得快要倒下來。形容就要掉下來或就要垮臺樣子語或出《三國演義》第一○四回。 岌岌可危

用法

形容就要掉下來或就要垮臺的樣子。

用在「即將倒塌」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老舊的建築由於年久失修,已經搖搖欲墜。
  2. 為了安全起見,這座搖搖欲墜的吊橋已經禁止通行。
  3. 戰爭之後,只剩幾面搖搖欲墜的斷垣殘壁,立在瓦礫堆中。
  4. 滿清末年,革命志士紛紛起義,使得君主專制政體搖搖欲墜。
  5. 這個倒行逆施的政權,激起人民的強烈反抗,統治地位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地步。

辨識

近義:危如累卵岌岌可危風雨飄搖

反義: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巋然不動

參考詞語:「搖搖欲墮

典故說明

搖搖,是搖動不穩的樣子,如《大戴禮記.武王踐阼》︰「若風將至,必先搖搖。」是形容物體搖動的樣子。而在《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匱》︰「黃帝云︰『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則引申有動搖危懼的意思。用「欲墜」加強其語意,「搖搖欲墜」有東西快要掉下來,很危險的意思。如在所引典源《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中,諸葛亮自知大限將至,但壯志未酬,希望天假以年,能讓他完成先主劉備所託。古人認為,人的生命由天上的星宿決定,如果人死了,天上的星宿也會墜落。諸葛亮觀察星象,指出一顆星星,稱是自己的將星,眾人觀看時,發現這顆星星猶如病重的諸葛亮一樣,光澤黯淡,好像快要掉了下來。「搖搖欲墜」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就要掉下來或就要垮臺的樣子。

書證

  1. 《三國演義》第一○四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源)
  2. 清.納蘭性德〈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詞:「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
  3. 清.毛祥麟《墨餘錄.卷二.甲子冬闈赴金陵書見》:「至偽殿後,一片瓦礫,賸有敗屋危牆,皆搖搖欲墜,遂不遍歷其境。」

在其他地方搜尋「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