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擲鼠忌器

ㄓˊ ㄕㄨˇ ㄐㄧˋ ㄑㄧˋ
  1. 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去做。參見投鼠忌器」條。《後漢書.卷七○.孔融傳》:「愚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也。」

擲鼠忌器

ㄓˊ ㄕㄨˇ ㄐㄧˋ ㄑㄧˋ

即「投鼠忌器」。見「投鼠忌器」條。01.《後漢書.卷七○.孔融傳》:「愚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也。」02.《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紹傳》裴松之.注:「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

辨識

參考詞語:「投鼠忌器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投鼠忌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時的政論家賈誼,因為看到皇上身旁被許多小人圍繞,但卻沒有人敢舉發,而任他們為所欲為,於是決定前去勸諫。他見了皇上,就以「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作為譬喻,這句話是說大家明明想打討厭老鼠,卻因為老鼠就在寶貴的器物旁,為怕傷及器物,所以不敢出手。這種情況正如眾人明明想懲處皇上身旁的奸佞,但卻因為他們是親近皇上的高官大臣,為怕傷及皇上,所以只好作罷。再說,皇上本是以禮義廉恥來治理大臣,即使他們真有重大過失,寧可賜死也不會施以羞辱。因此,在刑法上,士大夫們也不會遭受黥面割鼻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書證

  1. 《後漢書.卷七○.孔融傳》:「愚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也。」
  2. 《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裴松之.注:「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

在其他地方搜尋「擲鼠忌器」

有提到「擲鼠忌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