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文修武偃

ㄨㄣˊ ㄒㄧㄡ ㄨˇ ㄧㄢˇ
  1. 文治已施行,武備已停止。形容天下昇平無事。唐.王起〈黿鼂為梁賦〉:「我皇仁洽道豐,文修武偃,要荒畢服。」也作「武偃文修」。

文修武偃

ㄨㄣˊ ㄒㄧㄡ ㄨˇ ㄧㄢˇ

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01.唐.王啟〈武關賦〉:「蓋以文修武偃,國泰時雍,濬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02.《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辨識

參考詞語:「偃武修文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書證

  1. 唐.王啟〈武關賦〉:「蓋以文修武偃,國泰時雍,濬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
  2.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在其他地方搜尋「文修武偃」

有提到「文修武偃」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