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方以類聚

ㄈㄤ ㄧˇ ㄌㄟˋ ㄐㄩˋ

即「物以類聚」。見「物以類聚」條。01.《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源)02.《三俠五義》第一○七回:「北俠與丁二爺聽畢,不由的俱各落淚歎息。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原是聲應氣求弟兄,焉有不傷心道理。」

辨識

參考詞語:「物以類聚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物以類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物以類聚」原作「方以類聚」。此處的「」有兩解,一解為道,如君子依正道而行,小人依惡道而行,同道者才會相聚;一解為「」字的訛誤,應為「人以類聚」,意為同類的人會聚集在一起。無論何者,都是同類相聚的意思。《繫辭》可說是《易經》的通論,保留了《易經》諸傳的精神,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探討了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其中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一句,意思就是說︰「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天下之物以群相分,性質相近的東西會聚集在一起,若是同於善道則為吉,同於惡道則為凶,因此吉凶就產生了。」後來「物以類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書證

  1. 《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源)
  2. 《三俠五義》第一○七回:「北俠與丁二爺聽畢,不由的俱各落淚歎息。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原是聲應氣求的弟兄,焉有不傷心的道理。」

在其他地方搜尋「方以類聚」

有提到「方以類聚」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