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晚成大器

ㄨㄢˇ ㄔㄥˊ ㄉㄚˋ ㄑㄧˋ

猶「大器晚成」。見「大器晚成」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房師、座師見了都說:『一見你這本卷子,便知為老手宿儒,晚成大器,如今果然。可見文有定評。』」

辨識

參考詞語:「大器晚成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器晚成」一語出於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到「」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聽到「」,就大笑起來,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為了解釋」,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來作比喻。這些都是「」的象徵。「」是什麼?它就像最圓融空間,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假如參考新發現的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收錄有《老子》一書,「大器晚成」作「大器曼成」,竹簡整理小認為「」當讀作「」,裘錫圭則懷疑此字當讀為「䟂(慢)」。帛書本《老子》隸書本,則「大器晚成」作「大器免成」,意思是:「」像最偉大的器物,不是人力所能製作的。這種意思和上下文的「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較能呼應。並附載於此,以供參考。

書證

  1.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房師、座師見了都說:『一見你這本卷子,便知為老手宿儒,晚成大器,如今果然。可見文有定評。』」

在其他地方搜尋「晚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