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未能枚舉

ㄨㄟˋ ㄋㄥˊ ㄇㄟˊ ㄐㄩˇ

即「不勝枚舉」。見「不勝枚舉」條。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闌駕上書》:「如此怨謠,未能枚舉,皆萬姓不平之氣,鬱結于懷,而發諸聲者然也。」

辨識

參考詞語:「不勝枚舉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勝枚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勝枚舉」原作「不可枚舉」。「」是計算物品的單位,相當於「」,「枚舉」即是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宋代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追溯一些俗語的可能來源。王楙舉出古書中的相關資料,類似的說法很多,實在無法一一舉出,也就是「不可枚舉」。後來「不勝枚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舉出。「不勝枚舉」較早的書證如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七.藝文志脫漏》:「而宋人撰述,不見於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書證

  1.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闌駕上書》:「如此怨謠,未能枚舉,皆萬姓不平之氣,鬱結于懷,而發諸聲者然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未能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