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李代桃僵

ㄌㄧˇ ㄉㄞˋ ㄊㄠˊ ㄐㄧㄤ
  1. 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用以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典出《宋書.卷二一.樂志三》:「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後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李代桃僵,羊易牛死。世上冤情,最不易理。」也作「僵李代桃」。

李代桃僵

ㄌㄧˇ ㄉㄞˋ ㄊㄠˊ ㄐㄧㄤ

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語本樂府古辭〈雞鳴〉。後用「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用法

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用在「替人頂罪」、「暗中變換」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錯,你為什麼要李代桃僵,為他頂罪
  2. 像你這種偷梁換柱、李代桃僵的做法,遲早會被明眼人識破
  3. 警察一時疏忽,錯抓了罪犯的弟弟,以致發生李代桃僵的情形。
  4. 這件事本來是我的錯,他卻李代桃僵,為我承擔責任,使我很不好意思。
  5. 應該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

辨識

反義:嫁禍於人

參考詞語:「僵李代桃、代李僵桃、李代桃、桃僵李代、以桃代李、李代桃殭、李代僵桃、捉李代桃、將李代桃

典故說明

「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出自樂府古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殭。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大意是:桃樹生在露井邊,而李樹則生在桃樹旁邊。有蟲來咬桃樹根,結果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樹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難與共,為什麼同胞兄弟卻不能像桃樹李樹一樣,顧念手足之情?這首樂府詩的作者借由李樹代桃樹死的這件事,用來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來「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書證

  1. 清.孫燮〈平糶行〉:「官頒竹籤當符節,唱名對簿關防施。或作晉鄙兵符竊,李代桃僵難究詰。」
  2.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第一》:「然則彼與蔡邕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實乎?」
  3. 清.黃遵憲〈感事〉詩其四:「芝焚蕙嘆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4. 《冷眼觀》第二八回:「不道天不從人,事機敗露,下書者為華爾邏騎所獲,遂密斬來使,行李代桃僵之計。」

在其他地方搜尋「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