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杯盤狼籍

ㄅㄟ ㄆㄢˊ ㄌㄤˊ ㄐㄧˊ
  1. 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詩:「敕廚倍常羞,杯盤頗狼籍。」《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草堂中杯盤狼籍,殘羹淋漓。」也作「杯盤狼藉」。

杯盤狼籍

ㄅㄟ ㄆㄢˊ ㄌㄤˊ ㄐㄧˊ

猶「杯盤狼藉」。見「杯盤狼藉」條。01.宋.蘇軾〈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籍。」02.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霎時間杯盤狼籍,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03.《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只見美娘喫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於門首,醉眼矇矓看見房中燈燭輝煌,杯盤狼籍。」

辨識

參考詞語:「杯盤狼藉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杯盤狼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滑稽列傳》記載了淳于髡,他是戰國時代齊國人,口才很好,善於辯論,經常用一些隱語勸諷君王,既不會得罪君王,又能讓君王樂於接受。齊威王雖很有才能,可惜日夜沉迷於酒色。有一次,威王在後宮擺設酒宴,召淳于髡前來參加。威王問:「先生的酒量如何?」淳于髡回答:「我啊,喝一斗會醉,喝一石也會醉。」威王覺得很奇怪,因為一斗跟一石差了十倍,就問他是什麼原因。淳于髡回答說:「如果我在大王面前飲酒,各位官員在旁,那我心中充滿戒慎恐懼,只要喝一斗酒就會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間喝酒,互行酒令娛樂,那麼就算飲八斗酒也不醉。如果宴飲之後,桌上杯盤散亂,堂上燭火熄滅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我一人,鬆解上衣,微微聞到主人身上傳來的香氣,這時我的心情最快樂,可以喝一石酒。由此可見,酒喝多了就會亂性,太過逸樂就會生悲,這個道理無論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做到極致,否則就會導致衰敗。」齊王聽出了淳于髡話中的意思,知道他又在趁機勸諫,就聽從淳于髡的建議,不再沉迷於酒色。《史記》原文中的「杯盤狼藉」,後來多被用來形容酒席完畢,杯盤散亂的情形。

書證

  1. 宋.蘇軾〈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霎時間杯盤狼籍,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
  3.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只見美娘喫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於門首,醉眼矇矓,看見房中燈燭輝煌,杯盤狼籍。」

在其他地方搜尋「杯盤狼籍」

有提到「杯盤狼籍」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