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毖後懲前

ㄅㄧˋ ㄏㄡˋ ㄔㄥˊ ㄑㄧㄢˊ

即「懲前毖後」。見「懲前毖後」條。01.清.劉坤一〈復富桂卿書〉:「得公大聲疾呼,振聾警瞶,從此或可毖後懲前,官方肅而兵氣揚。」

辨識

參考詞語:「懲前毖後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懲前毖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小毖〉一詩寫周成王在管蔡、武庚之亂後,痛改前非,自我警惕決心。成王為武王之子。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協助下打敗商紂,建立周朝,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則繼續輔政。而武王的兩個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並且覬覦王位,於是暗中勾結商紂的兒子武庚,到處散布消息,說周公意圖奪取王位。周成王聽到這個流言後,逐漸地對周公失去信任,周公為了避嫌,便主動求去。周公走後,管、蔡等人如魚得水般地進行種種叛亂,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來平息了叛亂,也對管、蔡等人做出懲處。事後,成王深切反省,並對眾臣說:「我一定會有所警惕,謹言慎行,避免再犯過錯。希望諸位臣子不要像管、蔡一樣,引我誤入歧途,否則我必然將施予嚴懲。」成王話中以「予其懲而毖後患」表示自己改過的決心,後來「懲前毖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

書證

  1. 清.劉坤一〈復富桂卿書〉:「得公大聲疾呼,振聾警瞶,從此或可毖後懲前,官方肅而兵氣揚。」

在其他地方搜尋「毖後懲前」

有提到「毖後懲前」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