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海市蜃樓

ㄏㄞˇ ㄕˋ ㄕㄣˋ ㄌㄡˊ
  1. 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沙漠中。
    [例]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常會被海市蜃樓的幻象迷惑,而失去了方向。

  2. 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
    [例]富貴利祿對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樓,轉眼成空。

[似]鏡花水月

海市蜃樓

ㄏㄞˇ ㄕˋ ㄕㄣˋ ㄌㄡˊ
  1. 一種物理現象。以字義而言,蜃是指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蛟龍》。實際上,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託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也作「海樓」、「蜃樓」、「蜃樓海市」。

海市蜃樓

ㄏㄞˇ ㄕˋ ㄕㄣˋ ㄌㄡˊ

蜃,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其實這是由於光線折射造成的自然現象。語本《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後用「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 空中樓閣

用法

由於光線折射造成的自然現象或虛幻的影象。&比喻虛幻的事物。

用在「自然現象」的表述上。&用在「空無虛幻」的表述上。

例句

  1. 此地海面,到了夏天偶而會出現海市蜃樓的現象。
  2. 那年我在非洲旅遊時,親眼看見了海市蜃樓的幻象
  3. 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常會被海市蜃樓的幻象迷惑,而失去了方向。
  4. 大家快來看!遠處那片樹林是海市蜃樓呢?還是真的是一片綠洲
  5. 海市蜃樓不只在沙漠會出現,在都市裡也會因為煙塵關係,而有此現象。
  6. 榮耀如同海市蜃樓,似有似無,難以捉摸。
  7. 這些空泛的名聲有如海市蜃樓,並不實在
  8. 他整天被一些海市蜃樓的夢想弄得沮喪不振。
  9. 今夜且讓我們來築夢,縱是海市蜃樓也無妨
  10. 富貴利祿對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樓,轉眼成空。
  11. 我不願耽溺於海市蜃樓般的榮華富貴中,那是虛幻不足恃的!
  12. 唉!此刻方知我的夢想原來都只是海市蜃樓而已,真叫人洩氣。

辨識

近義:空中樓閣虛無縹緲夢幻泡影鏡花水月

參考詞語:「蜃樓海市

蜃,音ㄕㄣˋ。一種大的蛤蜊。不可寫作「唇」。

典故說明

在海邊或沙漠,偶爾可以看到綠州或城市的景象,好像就在眼前,可是等到走近一瞧,卻又消失了,這種現象就是「海市蜃樓」。古人利用豐富的想像力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他們認為這是因為有一種叫做「」的大蚌殼,能夠吐氣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這樣的想像說解,古人將之記錄在正史中的天文曆書中,如《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在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中,也記載著在登州的海邊,偶而可以看到雲霧中有宮室人馬的景象,稱為「海市」。其實「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作用,而得遠處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來「海市蜃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

書證

  1. 《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託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
  2. 清.張纘孫〈正同學書〉:「在有識者,固知為海市蜃樓,寓言幻影。其如天下高明特達者少,隨俗披靡者多。」
  3.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茫茫回首,舊事皆空,亦與三女子裸露草間,同一夢醒耳。豈但海市蜃樓,為頃刻幻景哉!」
  4. 《紅樓夢》第八五回:「第五齣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回去。正扮出些海市蜃樓、好不熱鬧。」

在其他地方搜尋「海市蜃樓」

有提到「海市蜃樓」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