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涇渭斯明

ㄐㄧㄥ ㄨㄟˋ ㄙ ㄇㄧㄥˊ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制勝既遠,涇渭斯明。賞不失勞,舉無失德。」

辨識

參考詞語:「涇渭分明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涇渭分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涇水是渭水的支流,源出甘肅省而流入陜西省注入渭水,《詩經.邶風.谷風》中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說涇水和渭水,各有清濁,在涇水注入渭水時,仍然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在《初學記.卷六.涇水九.敘事》引《辛氏三秦記》及《山海經注》提到:「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由此可見,自古即有涇、渭之清濁不相雜的說法,然而古時對於涇、渭二河的清濁,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涇清渭濁,一說涇濁渭清。清末學者譚嗣同對此做過仔細的觀察,認為河水的清濁,是隨著季節時序而改變的,他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說:「留心覘之,夏秋二水皆濁,冬春二水皆清,合流處亦隨時清濁,……豈可據為常清濁哉?」所以涇水和渭水的清、濁,並沒有一定,是隨著季節以及二河水位上升或乾枯而有所變化。後來「涇渭分明」就從《詩經》的「涇以渭濁,湜湜其沚」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區別非常清楚。

書證

  1.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制勝既遠,涇渭斯明。賞不失勞,舉無失德。」

在其他地方搜尋「涇渭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