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淋漓透澈

ㄌㄧㄣˊ ㄌㄧˊ ㄊㄡˋ ㄔㄜˋ

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01.《黃繡球》第三回:「怎麼他竟變了一個人?這些話竟講得淋漓透澈。」

辨識

參考詞語:「淋漓盡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淋漓盡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淋漓」是形容溼透的樣子。唐代韓愈的〈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一詩中,有「赤龍拔鬚血淋漓」一句,形容血流得很多的樣子。明末時的進士李清,曾在崇禎、弘光二朝為官,明亡後便歸隱鄉林,以著述自娛。《三垣筆記》是他記述在為官時的所見所聞,其中有一段記到熹宗時的一名太監,名叫劉若愚,頗有才學,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書證

  1. 《黃繡球》第三回:「怎麼他竟變了一個人?這些話竟講得淋漓透澈。」

在其他地方搜尋「淋漓透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