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清風亮節

ㄑㄧㄥ ㄈㄥ ㄌㄧㄤˋ ㄐㄧㄝˊ

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01.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其詩曰:『髭鬚強染三分折,絃管聽來一半愁。』可知染鬚亦無傷于雅士。」02.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三.循吏》:「時人謂王晉平恐富求歸云云。可謂清風亮節,後先輝映。」

辨識

參考詞語:「高風亮節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書證

  1.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其詩曰:『髭鬚強染三分折,絃管聽來一半愁。』可知染鬚亦無傷于雅士。」
  2.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三.循吏》:「時人謂王晉平恐富求歸云云。可謂清風亮節,後先輝映。」

在其他地方搜尋「清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