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清風兩袖

ㄑㄧㄥ ㄈㄥ ㄌㄧㄤˇ ㄒㄧㄡˋ
  1. 古人所穿的衣服,袖子寬大,可以藏納財物。若兩袖空空,則只有清風吹入袖中。形容官吏清廉,毫無貪贓枉法之事。《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抵潼關甫三月,琢堂又升山左廉訪,清風兩袖,眷屬不能偕行。」也作「兩袖清風」。

清風兩袖

ㄑㄧㄥ ㄈㄥ ㄌㄧㄤˇ ㄒㄧㄡˋ

即「兩袖清風」。見「兩袖清風」(三)。01.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八.賢達高風》:「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源)02.《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可憐他半世為官,清風兩袖,只因沒有銀兩孝敬,致被罣誤在內,大約至少也要得個革職處分。」

辨識

參考詞語:「兩袖清風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兩袖清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高文秀,元代雜劇家,所作《遇上皇》這齣雜劇共四折,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內容敘述平民趙元在上京途中偶然替微服私訪的宋太祖解圍,因而免去延誤送達文書被處死的命運,並當上了東京府尹。典源取的這一段是寫喜好飲酒的趙元覺得,糯米釀的粗酒,比香醇的美酒還要好喝,喝了之後整個人清爽舒暢,瓶中還不時的散發出陣陣酒香。「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二)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三)「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反使人們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清風兩袖』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後來「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作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

書證

  1.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八.賢達高風》:「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源)
  2. 《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可憐他半世為官,清風兩袖,只因沒有銀兩孝敬,致被罣誤在內,大約至少也要得個革職處分。」

在其他地方搜尋「清風兩袖」

有提到「清風兩袖」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