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滄桑之變

ㄘㄤ ㄙㄤ ㄓ ㄅㄧㄢˋ
  1. 比喻世事的變化無常。參見滄海桑田」條。清.東海松柏心道人榮譽〈續夷堅志序〉:「有金元遺山先生,具班馬之才,閱滄桑之變,隱居不仕,著述自娛。」

滄桑之變

ㄘㄤ ㄙㄤ ㄓ ㄅㄧㄢˋ

猶「滄海桑田」。見「滄海桑田」條。01.清.東海松柏心道人〈續夷堅志序〉:「有金元遺山先生,具班、馬之才,閱滄桑之變,隱居不仕,著述自娛。凡四方碑版銘章,靡不奔走其門。」

辨識

參考詞語:「滄海桑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滄海桑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抱朴子》一書,述煉丹之法,建立長生理論。而成書時間較晚的《神仙傳》,收錄數十位道教神仙的傳記,書裡記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中的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談天敘舊時說道:「自從上次接待你之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農田了,時間過得真快。剛才到蓬萊仙山去巡視時,看見周圍的海水,比我上次去時又淺了一半,難道又將再度乾涸變成陸地?」王方平於是感嘆地說:「一旦變成陸地後,行經東海,又要滿是飛揚的塵土了。」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桑田」就是種農作物的田,也就是陸地。「滄海桑田」原用來比喻環境變化很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書證

  1. 清.東海松柏心道人〈續夷堅志序〉:「有金元遺山先生,具班、馬之才,閱滄桑之變,隱居不仕,著述自娛。凡四方碑版銘章,靡不奔走其門。」

在其他地方搜尋「滄桑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