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無補於事

ㄨˊ ㄅㄨˇ ㄩˊ ㄕˋ
  1. 對事情沒有幫助
    [例]疏通水溝才能消除積水現象,填土或圍堵根本無補於事。

無補於事

ㄨˊ ㄅㄨˇ ㄩˊ ㄕˋ
  1. 對事情沒有幫助。《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序》:「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實亡,無補於事。」《蕩寇志》第一一回:「如何鬥得他過,枉是送了性命,仍舊無補於事。」

無補於事

ㄨˊ ㄅㄨˇ ㄩˊ ㄕˋ

即「無濟於事」。見「無濟於事」條。01.宋.劉摯〈論分析助役〉:「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疊以言事罷免,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源)02.《蕩寇志》第一一回:「你此刻官微職小,如何鬥得他過,枉是送了性命,仍舊無補於事。」

辨識

參考詞語:「無濟於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濟於事」原作「無補於事」。北宋時,宰相王安石變法維新,以改革政治。在他實行的諸多新法中,有一項免役法,是以貧富為標準,將百姓分為五等,按等級向政府繳納「免役錢」,得以免服差役。而本來不用服役的,像是權貴階級、僅有獨子或女人的人家以及僧侶等,則須繳「助役錢」,政府即用此錢來募兵。當時的大臣劉摯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並針對這項免役法寫了一篇文章給皇上。他認為這樣的措施簡直跟斂財沒有兩樣,人民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負擔也很重了,還要繳這種錢。他央請皇上多替人民著想,也多聽聽其他大臣的意見,因為近來常有官員進諫遭到革職,他便問皇帝:「難道這些人的話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嗎?」原文的「無濟於事」可能就是「無濟於事」這句成語所本,指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出現無濟於事」的書證如《玉嬌梨》第三回:「在學生固叨同年之惠,只恐此行無濟於事,反辱了楊年兄之薦。」

書證

  1.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疊以言事罷免,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源)
  2. 《蕩寇志》第一一回:「你此刻官微職小,如何鬥得他過,枉是送了性命,仍舊無補於事。」

在其他地方搜尋「無補於事」

有提到「無補於事」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