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生不逢時

ㄕㄥ ㄅㄨˋ ㄈㄥˊ ㄕˊ
  1. 時運不好,遭遇坎坷。語本《詩經.大雅.桑柔》。
    [例]他滿腹才學,卻始終無人賞識,不禁感嘆自己實在是生不逢時。

生不逢時

ㄕㄥ ㄅㄨˋ ㄈㄥˊ ㄕˊ
  1. 比喻時運不濟,遭遇坎坷。參見生不逢辰」條。《新唐書.卷一二二.魏元忠傳》:「昔漢文帝不知魏尚賢而囚之,知李廣才而不用,乃歎其生不逢時。」

生不逢時

ㄕㄥ ㄅㄨˋ ㄈㄥˊ ㄕˊ

即「生不逢辰」。見「生不逢辰」條。

辨識

參考詞語:「生不逢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生不逢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大雅.桑柔〉一詩描述的是戰亂之中百姓的流離失所,以及蒼生憂傷哀痛的心情。其中一段如此寫著:真是無限的悲痛啊!我思念著家園故土。難道是生得不是時候,偏偏遇到了上天盛怒,降下了災禍。天地之間無窮廣大,卻找不到一處可安身的所在啊!這首詩也有人以為是周厲王的大臣芮良夫諷刺厲王的詩,作者藉詩反映當時君王無道,小人掌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景況。後來「生不逢辰」這句成語就從「我生不辰」詩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

書證

  1.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六.中孚之渙》:「生不逢時,困且多憂,年衰老極,中心悲愁。」
  2. 《續孽海花》第四六回:「可惜他生不逢時,若在康熙、乾、嘉時代,比較王漁洋、阮芸台真在伯仲之間。」

在其他地方搜尋「生不逢時」

有提到「生不逢時」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