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畫餅充饑

ㄏㄨㄚˋ ㄅㄧㄥˇ ㄔㄨㄥ ㄐㄧ
  1. 魏文帝令大臣盧毓推舉人才,強調須真才實學,不可徒具名聲,否則便像在地上畫一張餅來解餓,只能看而不能吃。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典出《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盧毓傳》。
    [例]光有周詳計畫,卻不付諸實行,豈不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嗎?

  2. 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
    [例]既然無法親赴現場聆賞大師演唱,在家聽聽唱片,畫餅充饑也好。

畫餅充饑

ㄏㄨㄚˋ ㄅㄧㄥˇ ㄔㄨㄥ ㄐㄧ
  1. 魏文帝令大臣盧毓推舉人才,強調須有真才實學,不可徒具名聲,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國志.卷二二.魏書.盧毓傳》。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續傳燈錄.卷二○.(盧山)開先(廣鑑)行瑛禪師》:「談玄說妙,譬如畫餅充饑。入聖超凡,大似飛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滸傳》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也作「畫餅充飢」、「充飢畫餅」。

畫餅充饑

ㄏㄨㄚˋ ㄅㄧㄥˇ ㄔㄨㄥ ㄐㄧ

即「畫餅充飢」。「」通「」。見「畫餅充飢」條。01.唐.馮用之〈權論〉:「聖人知道德有不可為之時,禮義有不可施之時,刑名有不可威之時,由是濟之以權也。其或不可為而為,則禮義如畫餅充饑矣。」02.《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辨識

參考詞語:「畫餅充飢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畫餅充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畫餅,畫成的餅。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價值。根據《三國志》記載,三國魏盧毓為人正直不阿,敢於上諫直言,頗得魏明帝賞識,任命為吏部尚書,擔任推舉人才的工作。魏明帝向來厭惡那些聲名顯揚,卻無才學的人,這時剛好中書郎一職出缺,於是下詔要求盧毓推舉人才時要注重真才實學,不要選那些徒具名聲的人,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後來「畫餅充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亦用來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

書證

  1. 唐.馮用之〈權論〉:「聖人知道德有不可為之時,禮義有不可施之時,刑名有不可威之時,由是濟之以權也。其或不可為而為,則禮義如畫餅充饑矣。」
  2. 《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在其他地方搜尋「畫餅充饑」

有提到「畫餅充饑」的條目